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Doctor Shopping與就醫安全

某醫院候診區內,阿嬤A與阿嬤B之間的對話內容。
阿嬤A:這幾天怎麼都沒看到妳來看醫生。
阿嬤B:我就感冒在家休息沒出門啊!



由這簡單的情境對話得知,許多老人家會常常到醫院看醫生,稱為『Doctor shopping』或是『逛醫院、逛診所』。當人們生病時,總是希望醫生能夠治癒疾病,會期望能有好醫術的好醫生為自己治療,或是希望能有其他醫生給予其它更好的意見。然而,現今有許多父母很保護孩子,小孩稍有頭風腦熱,會立即帶小孩就診看醫生,看一次不好再換下一位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就有研究調查發現,有近半數的父母會帶感冒的孩童看兩位以上的醫生。

古人形容的很好,『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一個病發作之前是有潛伏期的,大多數的人並未發現,而是直到病症發作才就醫治療。然而,吃藥治療並不是能立即將病症解除,藥物需要時間作用,身體也是需要時間恢復。在第一位看診醫生療程還未結束時,隔日又轉至第二位看診醫生重複看診,其實第一位醫生所開立的藥品才正在身體發揮作用,有時民眾便誤以為是第二位醫師治好的了。沒有所謂的神效藥,請勿誤以為有立即見效的藥就是好藥。

筆者為一診所之調劑藥師,其實也很常遇到病人跑攤看醫生,而同時在不同間醫療院所看診,其實這樣子是有潛在用藥安全疑慮的。

民眾A:藥師,我的藥包好了沒?我還要趕去某某診所看診。
民眾B:藥師,健保卡先還我,我要去○○診所看診,等下再來領藥。

在兩間診所看兩種不同病症,兩間診所開立的處方藥品,是否可以一起服用?是否有開立重複的藥品?是否對另一個看診病情會有影響?身體同時接受過多的藥品,身體的肝腎功能是否能夠承受呢?這些用藥安全的問題都是需要被釐清的。

提供大家就醫及服藥觀之念,也可減少醫藥資源的浪費,更能維護您自身用藥安全。在就診前或同時就診不同科別時必須注意的事項:
u  主動告知藥物過敏史。
u  主動告知正在服用的藥物名稱。
u  主動告知疾病史,例如遺傳性疾病、蠶豆症。
u  主動告知正在服用的保健食品。
u  主動告知是否準備懷孕或是正在孕期中、哺乳。
u  主動詢問病程可能持續的時間,以及安排好下次回診時間。
u  主動詢問服用藥物後可能需要注意的事項。
u  主動詢問病程恢復過程中可能需要注意的事項。

建議可以將這些注意事項記載成小卡,與健保卡一起置於卡套內,就醫看診時便不會忘記,同時將這些事項提供給醫藥人員,讓醫藥人員能針對個人需求提供醫藥諮詢,民眾自身也能得到最完善的醫療照護。

藥即是毒正確的使用藥物可以治療疾病,但是藥物使用過多或不當同時也會對個人身體增加負擔及產生身、心、靈上不良的影響。疾病非醫生看診一次就能夠痊癒的,也不是吃很多藥就可以好得快的。民眾除了要解正確的就醫及服藥概念,外。最後希望大家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就是,每個人如果能適當補充身體所缺乏的營養素是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的,簡單的來說,我們人體本身就有對抗疾病的能力,只是某些外來因素如空氣污染、飲食不當......等等,讓我們身體抵抗力變弱才會造成疾病發生,當身體的營養素足夠就有足夠的抵抗力,疾病就不會發生!

台大藥理博士臨床藥師:布魯斯.
萬世紀身心靈顧問有限公司- 活靈活現系列叢書


沒有留言: